科研论文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助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变异检测与治疗
时间:
2025-01-07
浏览次数:


封面1.png



文章梗概

近日,莫斯科临床科学中心、莫斯科高级研究中心和俄罗斯联邦创新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The 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Germline FANCD2 Mutation and Tumor Analysis Using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测序平台,对1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研究者确认了胚系突变FANCD2的存在,并检测到新的胚系突变WNT10A。而单细胞测序识别了主要的细胞簇,包括肿瘤相关的细胞簇。基于此,患者接受了外科治疗。


背景介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anNEN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罕见肿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2%。根据激素分泌情况,PanNENs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非功能性PanNETs约占60-90%。这些肿瘤进一步被分类为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Ts)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s)。近年来,随着高精尖影像技术的应用,小尺寸(≤2cm)非功能性PanNETs的检出率有所提高。尽管如此,这些肿瘤的预后和进展缺乏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关注携带胚系FANCD2突变的PanNET患者,探讨其临床特征和肿瘤基因组学。


*以下为该研究成果解读

案例报道

患者D,女性,66岁,自2021年12月以来感到上腹部不适。在当地门诊进行检查时,通过胃镜发现了糜烂性胃炎。后被诊断为胰腺体部的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诊断的合并症包括1级、1期动脉高血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食管裂孔疝。肿瘤在组织学上呈现小梁状和类腺样(假腺体)结构。收集的肿瘤组织样本的一部分用于制备单细胞悬液,完成5′ 10× Genomics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为了进一步评估胚系FANCD2WNT10A突变对肿瘤的影响,对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科研论文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助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变异检测与治疗

1 文章概要图


为了更精确地定义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组成模式,研究者将已发表的四个PanNET样本的scRNA-seq数据与本案例做了整合(图2A)。在完成批次校正后,合并的细胞群包含了来自不同样本的细胞(图2B)。研究者基于已知的marker基因,绘制了各个细胞亚群中表达量的分布图(图2C)。通过整合已发表的数据,研究者将T细胞和NK细胞细分为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NK细胞,并识别了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群体,尽管这些细胞在患者样本中并未被检测到(图2D)。


科研论文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助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变异检测与治疗

2 患者肿瘤组织scRNA整合数据库4例样本数据的结果


总体而言,研究发现所有样本中不同细胞类型的比例相似。然而,由于实验设计中存在CD45阳性细胞富集步骤,这使得已发表的scRNA-seq数据中肿瘤的基质细胞比例相对较高。为明确FANCD2WNT10A这两个基因的胚系突变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例如它们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的影响,以及肿瘤分子水平的变化,需要收集一组携带这些基因变异的患者样本。目前,关于PanNETs的已发表数据量有限,这限制了更复杂的分析;不过,本研究提供的scRNA-seq数据和肿瘤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结果,将有效促进未来研究的发展。


科研论文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助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变异检测与治疗

3 患者肿瘤组织样本的WES测序结果


患者的肿瘤突变负担(TMB)为2.05次突变/Mb。虽然这个速率通常被认为是低TMB,但对于PanNET而言,这一数值相对较高,因为PanNET的平均TMB为0.82(0.04–4.56)突变/Mb或更低。这种较高的TMB这可能与FANCD2突变导致的DNA修复功能受损有关。此外,通过对样本的突变谱进行COSMIC突变特征分析,发现存在与碱基切除修复缺陷相关的SBS30特征(图3B)。目前,已知FANCD2被证明与DNA交联修复相关,而在PanNET中,FANCD2的损伤可能对碱基切除修复机制(BER)的影响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该肿瘤还表现出MUTYH的缺失(4个拷贝中有2个缺失)。此前有研究指出,MUTYH的缺失与BER缺陷相关,这可能是观察到BER缺陷特征存在的另一种解释。


结论

基因FANCD2在肿瘤中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既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又在某些情况下与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本病例中,FANCD2突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和侵袭性,提示针对FANCD2突变的PanNET患者,个性化治疗策略的选择可能需要考虑这一基因变异。此外,FANCD2突变的存在可能使患者对PARP抑制剂治疗敏感,为未来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参考文献

Avsievich E, Salimgereeva D, Maluchenko A, et 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The 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Germline FANCD2 Mutation and Tumor Analysis Using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4, 13(24): 7621.






相关推荐
Molecular Cell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学王金凯团队揭示m6A修饰空间调控机制
文章梗概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金凯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IF 14.5)上发表了题为“Spatial control of m6A de...
Advanced Science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SURFSeq 5000平台助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开发高效circRNA纯化策略
文章梗概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曹宇虹研究员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IF 14.3)上发表了题为“Mitigating Cellular Dysf...
科研论文丨色香同源!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GenoLab M平台助力西南林业大学陈龙清团队揭示蜡梅花色和花香的共调控机制
文章梗概近日,西南林业大学陈龙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 Q1,I...
Molecular Cell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学王金凯团队全长单分子m6A检测技术开发
文章梗概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金凯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IF 14.5)上发表了题为“Single-molecule m6A de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