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B | 双色单分子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及其临床应用
时间:
2024-06-24
浏览次数:

GPB | 双色单分子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及其临床应用


文章梗概

近日,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IF11.5,Genetics & Heredity JCR Q1)上发表了题为A Two-color Single-molecule Sequencing Platfor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介绍了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GenoCare 1600系列单分子基因测序平台的双色荧光测序化学原理,并完成了大肠杆菌标准样品测序,下机数据一致序列的准确率达到99.99%。研究者还评估了GenoCare 1600在微生物混合物和新冠患者咽拭子样本上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enoCare 1600可以完成微生物的定量,灵敏地识别新冠状病毒,并能准确检测病毒的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以上性能显示了其优秀的临床应用潜力。


背景介绍

过去二十年,DNA测序技术已成为科研和诊断领域的关键工具。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基于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by-synthesis)的技术。与此同时,单分子测序技术(Single-molecule sequencing)也取得显著突破,如:Pacific Biosciences采用零模波导检测单个DNA聚合酶延伸发出荧光信号的single-molecule real-time、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纳米孔测序技术。虽然这两种测序技术产生的reads更长(>10 Kb),但因测序通量低(单个run下机reads数少)、试剂成本高以及实验繁琐等因素大大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以下为该研究成果解读

结果概要


01  单分子双色测序化学实验流程与性能




经过72 cycles,双色反应系统的read长度就达到约41 nt,比单色反应系统120 cycles的read长了2 nt,均能产出10 M reads,而且整体错误率比单色更低。实验操作方面,文库构建步骤少,时间短,DNA文库1.5 h (图1A),RNA文库2.8 h (图1B)。


GPB | 双色单分子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及其临床应用

图1 单分子测序的文库制备通用流程


02  单菌或混合微生物测序性能




简单基因组(phi X174 噬菌体)测序,24 h获得了334.3 M reads,平均每条lane的数据量为20.9 M unique reads,变异系数为4.5%。模式物种大肠杆菌,全基因测序需要15 h,丰度最高的reads为70 nt,平均测序读长53 nt(图2A)。平均每条lane的数据量为12.2 M,仅有0.61%的mismatch,1.45%的插入错误,2.76%的缺失错误。整体测序深度为130×(图2B),基因组覆盖率为99.94%,一致序列准确度为99.99%。为了模拟临床样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研究者混合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13噬菌体、酿酒酵母以及人源DNA,并将GenoCare 1600的测序结果与高通量测序平台Hiseq 4000与qPCR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GenoCare 1600检测M13噬菌体含量在10-6到10-3时与理论浓度一致,优于qPCR。


GPB | 双色单分子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及其临床应用

图2 大肠杆菌基因组样本的单分子测序结果


03  精准检测新冠病毒突变位点




既然,GenoCare 1600在检测单一噬菌体、细菌以及混合的微生物样本方面都表现出优异性能,那么,该平台能用于新冠病毒的溯源研究吗?研究人员采集了3例新冠阳性患者和一名健康志愿者的咽拭子。对于阳性样本,GenoCare 1600测序得到的超过5万条reads可以比对到新冠病毒的基因组,覆盖了整个基因组99.9%的区域。此外,检测得到的突变位点,均经过Sanger测序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位于ORF8(location 28144)的T-C突变被确认为当时流行的新冠病毒株特有突变位点。


表1 新冠病毒突变位点检测

GPB | 双色单分子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及其临床应用



结论

1. 双色测序化学提升了单分子测序的效率,相对于单色,cycle数更少,read更长;

2. GenoCare 1600测序平台可以快速并准确检测病原细菌和RNA病毒;

3. GenoCare 1600测序平台可以准确检测新冠病毒的突变位点;

4. 单分子测序平台操作简便,对于缺少NGS测序经验的临床机构更为友好。


参考文献

Chen F, Liu B, Chen M, et al. A Two-color Single-molecule Sequencing Platfor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J].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2024: qzae006.

相关推荐
Molecular Cell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学王金凯团队揭示m6A修饰空间调控机制
文章梗概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金凯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IF 14.5)上发表了题为“Spatial control of m6A de...
Advanced Science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SURFSeq 5000平台助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开发高效circRNA纯化策略
文章梗概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曹宇虹研究员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IF 14.3)上发表了题为“Mitigating Cellular Dysf...
科研论文丨色香同源!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生物GenoLab M平台助力西南林业大学陈龙清团队揭示蜡梅花色和花香的共调控机制
文章梗概近日,西南林业大学陈龙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 Q1,I...
Molecular Cell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学王金凯团队全长单分子m6A检测技术开发
文章梗概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金凯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IF 14.5)上发表了题为“Single-molecule m6A detec...